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Href
链接
类别
摘要
【摘要】通过深入分析地方政府投融资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,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及面临的挑战,为理解和应对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参考。

作者:兰小欢
出版社:上海人民出版
出版年:2021.8
页数:340
定价:65.00
装帧:平装
ISBN:9787208171336
作者兰小欢是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,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。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经济学。
有趣之处
《置身事内》最吸引读者的内容在于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分析。作者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,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运作机制。这种"内部视角"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和特殊性,而不是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。
内容梗概
本书分为上下两篇。上篇详细阐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,包括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、财税体制、政府投融资与债务等。下篇则聚焦于这些微观行为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现象,涉及城市化、债务风险、国内外经济失衡等问题。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,作者展现了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体系,并探讨了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的改革方向。
章节内容
- 地方政府的权力与事务:探讨了中国政府治理的特点,包括权力分配、信息处理和激励机制。关键词:分权、信息复杂性、激励相容。
- 财税与政府行为:分析了分税制改革及其影响,以及"土地财政"的兴起。关键词:分税制、土地财政、转移支付。
- 政府投融资与债务:讨论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、债务问题及其风险。关键词:城投公司、地方政府债务、债务风险。
- 工业化中的政府角色:探讨了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,包括投资、补贴和引导基金。关键词:产业政策、政府引导基金、招商引资。
- 城市化与不平衡: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,如房价、居民债务和地区差距。关键词:房价、居民债务、要素市场改革。
- 债务与风险:深入探讨了中国债务问题的成因、风险及应对策略。关键词:债务风险、金融风险、去杠杆。
- 国内国际失衡:分析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。关键词:低消费、产能过剩、贸易冲突。
- 总结:政府与经济发展:回顾了中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角色,并展望未来改革方向。关键词:地区间竞争、政府转型、发展目标。
作者观点
兰小欢的核心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:
-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:作者认为,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独特性,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经济学理论。他强调了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,以及"官场+市场"的竞争体制如何推动了经济增长。
- 发展阶段的转变:作者指出,中国经济正面临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。这需要政府角色的转变,从"生产型政府"向"服务型政府"转型。
- 结构性问题的重要性:作者强调了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,如债务风险、产能过剩、消费不足等。他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模式,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。
- 改革的复杂性:作者认识到改革的复杂性和难度,强调需要考虑历史延续性和路径依赖,不能简单照搬他国经验。
作者的一个重要观点是:"要想理解复杂的世界,需要小心避免政府和市场的二分法,下过于简化的判断。"这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经济复杂性的深刻理解。
实践意义
《置身事内》的实践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- 提供了理解中国经济的新视角:本书从地方政府的角度出发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运作的内在逻辑,这对于政策制定者、企业家和普通民众都有重要启示。
- 揭示了中国经济面临的结构性问题:通过分析债务、产能过剩、消费不足等问题,本书帮助读者认识到中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和复杂性。
- 为未来改革提供了思路:作者对政府角色转型、要素市场改革等问题的讨论,为未来的经济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。
- 促进了对经济学理论的反思:本书强调了理解具体国情的重要性,这对经济学研究和教学都有重要启示,有助于推动经济学理论的本土化和实用化。
《置身事内》不仅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了中国经济的运作机制,也为思考和应对当前经济挑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。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解释过去,更在于为理解现在和规划未来提供了重要参考。作者在结尾处提到:
“我是个经济学家,基于专业训练的朴素信念也有一个:生活过得好一点,比大多数宏伟更宏伟”。
意味深长……
- 作者:Bearmaneyes
- 链接:https://bearman.dpdns.org/article/2500ae60-885c-4a41-aa1f-a31890a4bdb8
- 声明:本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



